梅,是中华民族最具文化象征的花卉品种,历来为国人珍爱,清代皇家园林中梅的应用非常普遍,每逢春寒料峭之时,园内蜡梅与梅花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为节日的皇家园林奉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颐和园秉承园林文化传统,2023年春节期间举办第十二届“傲骨幽香”梅花·蜡梅花迎春文化展。 展览位于畅观堂景区,共展出梅花、蜡梅树桩盆景及其它植物百余盆,十余个品种。红梅、白梅、粉梅似点点繁星,雅致的花香使得春天的气息扑面而至。在梅花盆景之间还穿插展出了古桩盆蜡梅盆景,鹅黄色蜡梅花为游客带来暖融融的春意。
主办单位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展览时间1月18日(腊月廿七)至1月29日(正月初八)每日9:00-16:30展览地点:颐和园畅观堂(近颐和园西门)畅观堂位于西北湖西北岸的山坡上,是乾隆时期仿杭州“蕉石鸣琴”景点建造的。原由正殿畅观堂、东西配殿、转角廊以及山脚下的怀新书屋和睇佳榭组成。咸丰十年(1860年)被毁,光绪时重修。重修后的畅观堂为面阔五间的两卷大殿,左右各有一座配殿,西南为八角重檐亭、东南有单檐六角亭,其间小路相通,苑路平整,地势高耸、环境清幽。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十分重视农业,畅观堂是一座可以“尽情远望之堂”,因其地势较高,可以俯看周围景观,乾隆帝曾亲自前往观庄稼问农。在当时十分盛行一种活动:观稼诗会,乾隆皇帝也是时刻心系民间,相传曾常常带着词臣来这里举行诗会,写下多首御制诗。 《畅观堂》 乾隆三十年 左俯昆明右玉泉,背屏镜治面溪田。 四围应接真无暇,一晌登临属有缘。 骋目不遮斯畅矣,栖心惟静总宜焉。 设于风地观羲象,未曰怡然先悚然。 《题畅观堂》 乾隆三十二年 轩榭据崇峦,春风披峭寒。 琴书一时畅, 山水来年观。 庭鸟弹和瑟,阶芜铺翠纨。 物皆乐生意,即景愿民安。 新春佳节之际,为了让游客游览颐和园时获得更加丰富的文化获得感和满足感,颐和园持续打造两梅展,将传统园林文化通过现代文化展陈的形式服务大众、直抵人心,让花卉贺春的文化传统为首都市民与广大游客的春节文化生活赋能、增色。
主展区外景
本届两梅展是时隔两年重新在景区举办线下展览,共设主展区和精品展区两大展厅。展厅内用清代《竹波轩梅册》作为布景主材料,还使用了历代书法家写的“梅”字以及历代梅花名画作为背景,以映衬梅花、蜡梅典雅风韵,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气息。此外展出的梅花、蜡梅盆景,配以山石、苔藓、枯木,呈现“缩地成寸”、“日行万里”的巧妙对比,给人以方寸见天下的磅礴气度,还有一花识古今的深远意境。
精品展区外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介绍,颐和园的梅花与蜡梅盆景都是遵循了北方盆景造型的特点,大部分梅桩树龄在百年以上。为了12天的展期,颐和园梅花养护团队从前一年的春天开始,就开始着手准备。修枝、浇水、施肥、防病虫害、花期调控等工序,每一步都算计好时间。
作品展示
古人称“梅韵四贵”,分别是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为了契合了古代文人赏梅的韵味,展出前的花期调控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项工作要靠养护技师们的经验与耐力细细打磨。即使是展览期间,养护技师依旧轮番值守,保障土壤水分充足及环境温度适宜,把盆景最好的状态呈现在游客面前。
展厅一览
颐和园非遗普查项目展示
1、宫廷插花技艺2、宫廷盆栽技艺
背景资料
梅,是中国传统名花,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原产于中国南方,西汉时期传播到北方。唐宋时期,梅花已经成为园林中的重要品种。明清时期,梅花在京城多地已有栽培,乾隆营造清漪园(颐和园前身)时,在万寿山、玉澜堂、乐寿堂等处摆放盆栽梅花及蜡梅,并御笔题下“金盆香透老梅根”、“盆梅白玉争”等咏梅诗句。乾隆御制诗《睇佳榭》中记述关于乾隆皇帝在畅观堂所见之景,诗句“梅情依屋暖,柳体怯堤寒”即景生情,寒梅屋暖、冬柳堤寒,证实早在清乾隆时期,畅观堂就有梅花的布置。 新春佳节,颐和园为来园参观的游客准备了“贺岁游园大礼包”,有体现古典文化的文物特展“园说Ⅳ——这片山水这片园”、傲骨幽香梅花、蜡梅文化展;有适合亲子参与昆明湖冰上娱乐文化活动还有寓教于乐的青少年科普活动,让游客在浓浓的文化气息中欢度佳节。
图片提供:颐和园微摄影团队
图文编辑:颐和园研究室 段润宇
图文审核:颐和园研究室 杨华
*图文版权归颐和园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颐和园研究室 颐和园微览
文章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如有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关键词:
皇家园林